主题:【保利香槟国际 礼遇“山海榕城”】【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江道教音乐

发表于2011-08-18
闽剧传承人胡奇明:1957年12月考入福州闽剧训练班,初学青衣,后又学习花旦和刀马旦。善于从古典与民间舞蹈、电影与话剧中学习并汲取其精华,在40多年的演艺生涯中树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星岛联合早晚报》称为“闽剧皇后”、“闽剧瑰宝”。1993年调到省艺校福州闽剧班任班主任兼教闺门旦、花旦,培养了一批批闽剧艺术接班人。2007年荣获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奖(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2011-08-18
福州闽剧传承人刘小琴:刘小琴同志自十岁领衔主演,五十多年来成功地塑造了以花旦为主,以及青衣、花泼、武旦等上百个不同类型、性格的旦角艺术形象,基本功扎实,扮相俏丽,演技优美、生动、感人。眼神运用有神功之誉,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自己的流派,被誉为全省闽剧花旦之魁,与李小白、董小狐并称“三小”在福建城乡享有盛誉,知名度之广,居闽剧界前列。长期以来,他言传身教,热情向后辈传授技艺,他传艺的叶秀榕、金谷兰、林秀英、林瑛等,均为我省闽剧界优秀演员,分别在华东及省会演获奖。
发表于2011-08-18
竹编工艺传承人叶云飞:系从鸿尾竹编工艺元老人物郑昌华大师传承的技巧及竹编操作技术。在原来竹编技艺基础上,在其创立的企业的加工过程中加上其它材料搭配合成的工艺品已风靡欧美市场。竹编制品经过蒸汽煮沸使之不蛀虫、不腐蚀、使用时间百倍持久。他带徒百余人,创立的企业为竹编工艺传承光大奠定研发人才基础。
发表于2011-08-18
福州林浦安南伬传承人林仁华:8岁随父林庆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学习《林浦安南伬》掌鼓、吹奏技艺,对古老的民间音乐有较深的理解,在长期随父民间演出中逐步娴熟掌握安南伬演奏技艺和艺术特质,从中不断领悟安南伬演奏灵魂并有所创新,并致力于传授技艺于年轻一代。
发表于2011-08-18
福州林浦安南伬传承人林仁桂:从艺演奏过程(解放前至今)不断领会林浦安南伬演奏技巧与内涵,精通二胡、大胡、三弦等弦乐器具的演奏技巧与功能,娴熟安南伬民乐节奏、韵律,并有所创新提高,使古老的安南伬乐种不断推陈出新,在传承过程暨承传原味,又有变化,不断创新提高。
发表于2011-08-18
福州评话传承人林剑平:1980年师从金可开学习福州评话技艺,练习序头、诉牌、吟句吟诵功、说表功、面风、身姿、手势等做功和牌钹功。在继承金可开师父说表严谨,吟唱字眼清晰又悠扬悦耳的基础上,又学习、汲取师伯叶神童、苏宝福等前辈说表严谨又诙谐、幽默,吟唱字眼清晰又悠扬悦耳的风格和艺术特征,并善于自编自演。近年来,还参加青年评话学员的辅导工作。2007年辅导陈燕彬讲演评话《网上情缘》获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群星大奖。2008年讲演评话《缘分》获省第三届曲艺节演员银奖。学生成绩十分优异。
发表于2011-08-18
福州伬艺传承人林锦惠:1992年跟随陈润春老师学习伬唱至今,共演出了《和尚讨亲》、《珍珠塔》、《苏百万讨亲》、《灶君报》、《采莲女》、《城下夫妻》、《春江月》等。改变伬艺过去坐着闷唱散曲,套曲的单调、呆板的做法,吸收评话的说表,把原来伬艺传统曲目化零为整,串成有头有尾的故事的中长篇曲目,增强了曲目的故事性,向闽剧借鉴虚拟指忌、
发表于2011-08-18
通俗生动,口语化,做到字正腔圆,字重腔轻,让听众字字听得清楚,同时发挥自拉自唱的有利条件,做到琴随腔转,腔随情变,以情带腔,声情并茂。她热爱曲艺事业,热心传授技艺,积极培养伬唱艺术接班人。现有学生郑怡、张翔、邓萍萍、谢秋萍、王丽。2008年《人之初》获福建省第三届曲艺节演员银奖,十番伬《春回坊巷》获福建省第三届曲艺节演出金奖。
发表于2011-08-18
福州评话传承人吴怀碧: 1980年师从福州曲艺团名老艺人李长康。学习评话表演艺术,1987年拜福州市著名评话表演大师王东曦为师,学习福州评话界“三杰”之一陈春生的陈派表演艺术,熟练掌握了评话表演技巧,擅长塑造人物,讲意状物,情景交融,雅俗共赏。所演讲的福州评话,演出场所可以不拘街头巷尾,穷乡僻壤,住宅院落。评话书目十分丰富,从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到现实生活,从天下大事到儿女情长,内容无所不包,丰富多彩。深受福州城乡广大听众喜爱。1987年成为福建省曲艺家协会会员。现为“福州市民间评话艺术团”副团长,并致力于教授下一代的表演技艺。
发表于2011-08-18
香店拳传承人房贞义:自幼跟随父亲房利贵学习香店拳,掌握了武术的所有套路的精华,对香店拳的历史、渊源和技艺有一定的研究,并持有香店拳拳社顾问证及省级香店拳教练证,带弟子50多人。时常参加演练表演得到了领导与同行的好评,2008年9月荣获福州市“迎农运”民间传统武术演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