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食用油安全存三大隐患:调和油转基因油料过度精炼

发表于2011-05-28
食品行业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然而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警钟频鸣,食用油作为食品的一大种类,安全问题也屡屡见诸报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食用油的安全事故,记者追根溯源,详细剖析食用油安全的三大隐患。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从毒奶粉到苏丹红,从染色馒头到瘦肉精,再到食用油的重金属超标,每一个案例的曝光都是以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作为代价。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植物油作为常用食品的一种,相对消耗量较大,消费频率较高,食用油的安全,也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

过度精炼的植物油

植物油精炼的过程一般包括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和脱蜡,以过滤有害物质,消除不良气味,提高油的品质。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指出, 在粮油加工的原料中,除了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大营养素外,还富含其他多种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和生理活性物质,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但遗憾的是,由于过度加工,这些营养成分流失严重,有的在成品粮油中的含量已微乎其微。

过度加工不仅会造成粮油产品营养素的严重流失,同时还会给粮油产品带来一些不安全性,要警惕过度加工给粮油产品带来的安全隐患。例如,在油脂加工时,油脂在脱臭过程中的高温过度精炼,会产生一定数量的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质。“过度精炼的食用油,就像把果汁加工成了纯净水。”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不知从什么时候对油的要求是颜色越淡越好,或许是出于感官的认知,人们在选择食用油时下意识地认为油色越透亮,油的品质就越好。”业内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产品质量好、精炼程度高的食用植物油应澄清、透明、不含任何杂质,但是应该具有该品种特有的色泽。消费者的认知应该是对专家意见的一种误读造成的。”

“现在食用油的颜色越来越淡了,主要是在脱色的工序中使用了活性白土的缘故。”王瑞元称,业内专家一致决定将修改有关脱色的标准,植物油颜色不必太淡,以使之更符合健康需求。

据介绍,活性白土本身有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作用,但是如果工序不当,在进行脱色时,其吸附的重金属离子就有可能溶解在油脂里,从而影响消费者健康。然而一些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错误的认知,却往往过度精炼,不仅造成大量营养的流失,而且非常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成为食用油安全的隐患。

偏离轨道的调和油

调和油诞生的初衷是避免常吃单一品种食用油的缺陷,通过科学实验推出的一个营养丰富的新品种。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油种却成了食用油安全一大隐患。

由于缺乏国家标准,特别是没有对调和油配料比例的统一要求,调和油的配料和比例由企业自己来决定,比如花生调和油,其中的花生油到底有多少,只有企业自己知道。

山东聊城某油脂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一些花生调和油、茶籽调和油,其中纯花生油和纯茶籽油的比例不到5%,其余都是用的棕榈油等价格比较低的油种。这位负责人甚至认为,国内棕榈油价格不断上升,调和油对其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也是原因之一,调和油调出的不是健康,是暴利!这样的食用油以较低的价格大量投入市场,价格优势凸显,不明就里的消费者也因价格便宜更愿意购买,这直接导致其他企业不得不用同样的手段抢占市场,最终形成劣油驱逐良油的困境。

记者了解到,调和油一旦勾兑完成,要通过检测仪器来分辨出添加了什么油、成分是多少,难度非常大。据业内人士介绍,调和油不像纯食用油,纯食用油掺了一点别的油都可以检测出来。但调和油却不是这样,由于各种油的脂肪酸结构组成差别并不大,对调和油只能检测出特定油种有还是没有,具体比例很难检测,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调和油的比例成了企业的秘密,而广大消费者并不知情。

2009年1月6日,北京市质监部门曾经查处曝光了3家食用油掺香精的不法企业,在生产的花生芝麻调和油中加入了芝麻油香精、花生油香精、花生油专用色素等禁用添加剂。2010年5月,中国质量万里行的记者曝光,在山东一家年产量千万斤的油脂厂,竟然用棉籽油和大豆油加入花生油香精进行随意勾兑。厂家再随意贴上花生调和油、大豆调和油标签销往各地,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资料显示,中国人食用油消费量在28年中增长了4倍多,经过修订后的国标《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也已于2005年10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同时已经实施的还有《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等配套的国家标准。但对于调和油,目前则还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

我国的《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从2005年开始制定,多次公开征求专家和企业的意见,但至今也未出台。而消费者在选择调和油时,很难依据每种物质的具体含量和所占比例来选择产品。

一位曾经参与标准化制定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调和油一直采用的是企业自家的标准,即使发现问题,责令企业召回也已经在市场流通一段时间,根本原因还是产品标准缺失。

上述人士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完善调和油的国家标准,并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标准化的制定效率,推动食用油市场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成为谜团的转基因油料

提到食用油安全,不得不提到转基因原料的问题,油脂行业,特别是大豆油行业,转基因大豆大量使用已成事实,然而,关于转基因作物对人体是否存在危险,国内外的科学界一直没有定论。

支持者认为,现在市场上流通的一些转基因农作物,都是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安全无害的,而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可以减少劳动成本,增加产量,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之道。反对者则认为这是一些企业为追逐商业利益故意隐瞒实验结果,他们实验的结果恰恰是相反的,虽然转基因作物有防虫高产等优势,但其对人体存在未知的风险,在没有可靠的依据前不应该大面积投入种植。

2009年12月一期《生物科学国际期刊》上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玉米能让老鼠的肝脏、肾脏和其它器官受损。三种转基因玉米品种,一种设计能抗广谱除草剂,另外两种含有细菌衍生蛋白质,具有杀虫剂特性。这项研究利用了世界最大的转基因种子生产商孟山都自己的原始数据。

在一些相对保守的国家和地区,比如欧盟,因为科学家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转基因作物确实无害,因而严格地限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和进口。但在美国等国家,因为反对者同样无法提供证据证实转基因作物有害,政策一直倾向于推广转基因作物。

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公开表示,政府应该特别慎重批准转基因植物商业化。他的理由是,科学家不能完全预知对生物进行基因改造,有可能导致何种突变。

“虽然实验非常成熟,但其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或许要在未来几代人后才显现。”袁隆平说。

但不久前他在接受采访时也认为今后利用生物技术开展农作物育种是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转基因技术是分子技术中的一类,因此必须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没有技术就没有地位。

在墨西哥贾帕斯倍伦克的一座建于公元432年的庙宇里,遗留着当地老人吸烟的石雕,然而直到现代人们才发现烟草含有致癌物质,对于我们现阶段知识还不能完全破解转基因谜题,谨慎对待转基因技术才是明智之举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