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我国与周边邻国的关系

发表于2006-10-30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从历史上来看一直不太稳定。当中国逐步崛起时,对日本来说,这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是直接能感受到的一种变化。过去几年,东亚形势开始朝着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变化。中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这也是一种象征――中国比日本强大了。虽然日本现在的人均收入远远高于中国,但在世界心目中,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使一切都相形见绌了。中国的发展让日本担心,日本认为,一个经济增长的国家早晚会显示出军事力量。 

抗日战争已结束了60年,但靖国神社引起的问题依然是中日之间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日本能再克服一下"靖国神社现象",尊重别国感情,中日两国关系的改善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中越关系:越南心里模仿中国模式,嘴上不说

尽管中越之间依然存在矛盾,但中国,在政治和经济上也是越南的榜样。越南实行的改革政策和经济开放更是效法中国,照搬中国改革模式。只不过,越南人不愿承认这一点。有关专家把河内的做法归纳为,"心里想中国模式,但嘴上不要说出来"。 

在湄公河畔的日常生活中,中国的影子随处可见:国家电视台在教中文;市场上充满中国商品;多数观光客来自中国;过去对在越南经济中的强势华商采取的敌视态度如今已很少能感受到。
发表于2006-10-30
中新:新加坡给中国一个成功典范

在新加坡建国后短短30多年中,新加坡便摆脱贫穷,跻身亚洲"四小龙"。它是世界上经济自由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却仍保持着东方价值观。新加坡可能成为我国在某些方面学习的成功典范,如怎样抓住世界经济调整的机遇发展自己,如何把国家管理建立在有力的法制基础上等。 

中蒙:对中国实行"远交"政策

蒙古刚刚摆脱苏联莫斯科的统治,中国就与蒙古发展多种关系。中国对蒙古的经济帮助并不局限于消费品的涌入,在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中国占48%,名列前茅。蒙古受益于中国的经济繁荣,正因为如此,过去三年蒙古经济终于有了增长。外国经济观察家也指出这一积极发展态势,因为蒙古有中国急需的原料,只会从中国获得好处。在全球化的时代,蒙古正为保住自己的地位而斗争。为了保住独立外交,蒙古在外交上奉行"远交"政策,以悄悄抵制中国和俄罗斯的影响。
发表于2006-10-30
中阿:阿富汗是北约面向中国的大门

北约与中国的关系在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使馆后经历了一个困难时期,但现在,双方的关系已经完全恢复。而阿富汗就是北约直接面向中国的大门。北约努力希望中国相信,它没有包围中国的意图。中国和北约毫无疑问有着共同的利益,双方应该加强合作,如阿富汗问题,北约在行动之前与中国的磋商"非常重要"。

中国与中亚:从"丝绸之路"到"能源之路"

长期以来,中国的外交忽视中亚。但现在,由于能源安全问题,中国开始重视这一地区。中国正与中亚建立"稳定的市场"、"共同开发能源资源"。从中国到中亚,一条条全新的"丝绸之路"正悄然形成,漫长的石油管道、公路和铁道正在取代古老的驼队,各成员国间的经贸交流日益紧密。"丝绸之路"正演变为"能源之路"
发表于2006-10-30
中印:在竞争中相互并存才是最好出路

不论是印度还是中国,都对改善两国关系非常重视。它们在引入外资及能源供给方面呈竞争关系。但它们知道,在一个更大的贸易空间内只有相互并存才是最好出路,并正为此建立"战略关系"。
中印双方早前在乃堆拉山口举行边贸通道重开仪式,随后两国分别开放仁青岗边贸市场和昌古边贸市场,恢复了这条中断44年的边贸通道。
发表于2007-01-20
支持ing 谢谢您的辛苦发帖
我也想听大家的建议!谢
我也想了解,请大家都说说
鼓励一写,帖子非常好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