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福州历史知多少 为你揭密福州100条地名的由来

发表于2009-06-11
75、南禅山

南禅山在四中附近,因寺得名,附近有一座南禅寺,是福州的五大丛林之一。
发表于2009-06-11
76、水部门兜

水部门兜的原址建有“水步门”,是后梁时期梁夹城的城门之一。显然“水步”到“水部”又是一个谐音的地名。
发表于2009-06-11
77、茶会

我们知道五里亭附近是福州有名的茶叶专门市场,这里离茶会应该是说不远了,那么是不是也和茶会有关系呢?“茶会”古称“茶焙(音‘被’)”,就是八百多年前的茶叶制作之地。“焙”与“会”的福州话读音相近,“茶会”便在口头称谓中渐渐流传开来了。
发表于2009-06-11
发表于2009-06-11
79、祭酒岭

祭酒岭与一个悲壮的历史故事有关:在闽王王审知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互相残杀,哥哥王廷翰想要用毒酒杀死弟弟王廷禀;贤臣温湛为了保住二王子,宁可选择自己喝下那杯毒酒替他死,死后他被人葬于此地。到了明代时期,张经为了埋葬父亲,在这里开道成岭,至此“祭酒岭“地名正式确立,以表彰温湛舍身互主的动人事迹。
发表于2009-06-11
80、西营里

我们由西营里这个地名来衍生开来,讲一下福州地名中带“营”的地名的总体来由。西营里在南门兜附近,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农贸市场。那么福州到底还有哪些名字中带有“营”字的地名呢?比较著名的有“蒙古营”、“左营司”、“孙老营巷”、“隆普营”等等。营,顾名思义就是军营,也就是军队驻扎的地方,或者是和军队相关的地方。福州自唐朝以来战事不断,五代十国的闽国时期、明朝嘉靖年间的戚继光抗倭时期、清顺治的八旗入闽时期都有大量军队驻扎城内,直接催生了许多带有“营”字的地名。可惜很多带“营”的地名的历史已经无从考证了,实在可惜。
发表于2009-06-11
81、对湖

对湖在师大附中附近,传说古代这里有两个湖,隔路相对,也就是所谓的“对湖”。当然现在湖是找不到了。
发表于2009-06-11
82、国货路

国货路的定名,有一段动人的爱国故事。说的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洋货充斥福州市场,导致民族工业纷纷破产,一批爱国之士号召大家“支持国货抵制洋货”。吴养贤先生在南公园内集资建立了“福建国货促进大楼”用以陈列国货,同时在路边树立了一座“请用国货”的石碑。这条路的名字便由此得来。可惜的是,这块石碑目前不知去往何处了。
发表于2009-06-11
83、下渡

下渡古称“江南铺”,因为地理位置处于闽江下游,是一个渡人的码头,区别于做货运码头的上渡。
发表于2009-06-11
84、仙塔街

仙塔街可真有住着神仙的宝塔么?并非如此,的确是有塔,是建于梁乾化年间的丁戊山安福寺的崇庆塔,这座塔俗称“新塔”,在清末的时候毁灭。仙塔自然就是新塔的福州话谐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