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爱我家园】福州内河文化

发表于2012-04-26

前两天听了一堂课关于福州内河的,让我了解到“福州是一个有故事可讲的城市”,不管你来自哪里,只要你在福州工作、学习、生活,你就是福州人,现共享转一些内河文化的信息,期望每个福州人都能爱上自己的家园,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

      福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城内河网密布,城区由东往西、由南往北被内河互通,内河与闽江相通,水网平均密度之大,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都属少见。城区內河上的古桥,桥边的亭台、榕树都是福州内河独特的景观,是人类自然与文化遗产之一,关于福州内河的许多动人的故事与传说,桥名或亭名的来历等非物质文化都为这些景观注入了生命。纵横交错的內河把福州的名胜古迹、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串成一线,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水城”福州是那样富有情调:“人烟绣错,舟楫相连,两岸酒市歌楼,笙歌从柳荫榕叶中出。”


“内河之上,有福之州(舟)”、
“城中到处小河沟,垂柳人家夹岸幽……”潺潺而过的内河,赋予福州江南水乡的灵气,更孕育这座古城一种特殊的气质。


内河,是福州的经络血脉。107条内河河道多为唐、宋以来城濠遗迹,形成白马河、晋安河、光明港、磨洋河、新店、南台岛6大水系,总长度约244公里,河道网之密在全国城市中极为罕见。


内河,承载着福州悠久的文化。文明,往往傍水而兴,“闽江穿城过,内河遍城内”,其深厚的“内河信仰”,对福州特有的“商埠文化”、“坊巷文化”与“船政文化”影响深远。


内河,是福州人美好的回忆。每个福州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内河情怀。

发表于2012-04-26

几十年前,三坊七巷还是三面环水,那时周边有:虎节河、元帅河、达明河、玄坛河(后变为贤南路)等


 

发表于2012-04-26
这个帖子真好。
发表于2012-04-26

三通桥




三通桥,位于下杭路东头,曾是福州一景。始建于清代嘉庆丙寅年间(1806年),石构拱桥,二墩三孔。桥墩为船形。所谓“三通”,是指城内三条小河通过此桥,东通小桥,西通三保,南通新桥仔。河流、水位没改变前,三条小河同时在桥下涨潮、退潮的奇观,让人叫绝。历史上这一带交通便捷,物流通畅,桥下百舸争流,桥上行旅络绎。1992年,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星安桥


星安桥,位于台江区的星安河上,初建于1786年,为石结构拱桥,二墩三门,桥墩为船形,南北走向,桥两向铺设有石台阶。桥长18.3米,宽2.1米,旧时是由南面入福州城的重要通道之一。


 

万寿桥


万寿桥,位于台江区南公村,横跨晋安河。建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由鼓山成源和尚募建。该桥东西走向,石头构成,二墩三孔,全长34.9米,面宽3米。桥面由12块条石铺就,两边有石栏杆。桥头望柱上端各盘踞一石狮。桥头两侧各植一株榕树,桥东有万寿堂;桥西有万寿庵,庵外墙嵌有清道霈和尚的“万寿庵”碑。


 

观音桥


观音桥,跨安泰河,位于通湖路馆驿巷天盛小区内。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原为木桥,后改为石板桥。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两次重修,目前保留下的是距今百年的“光绪”年造。该石拱桥为单孔,桥长8.5米,宽5.1米,桥面跨度5米,横铺16块石板,是鼓楼区最早的石拱桥。


 

名人与古桥

曾巩和安泰桥

红纱笼竹过斜桥,复观翚飞入斗杓。人在画船犹未睡,满船明月一溪潮。

福州历代文化名人,或因在此任职,或巡游到此,留下了不少与桥有关的诗文篇章。这首《出利涉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任福州知州时所作。“利涉门”是罗城正南门,出门就是罗城的护城河,河上为安泰桥,这首诗描绘了安泰河畔一派秦淮风情的美妙景致。

【注:(huī)飞翔,翚 古书上指有五彩羽毛的雉。杓(biāo),独木小桥。】

 

发表于2012-04-26
占位
发表于2012-04-26
一只有文化的熊啊!
发表于2012-04-27
发表于2012-04-27
发表于2012-04-27

印象中都是臭水沟

发表于2012-04-27
福州福州,有福之州 啊,好地方!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