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下一页
/14页

主题:1

发表于2007-08-02
在我个人来说,作个历史的执笔人,在经过三四十年,对此一问题的教与学,我自觉对张少帅的故事,已有个粗浅的认识。在退休之后,正有心预备对这段中国历史,考虑如何下笔之时,真是无巧不成书,少帅这时也正在托人找我。首先他委托他的晚辈和助手王一方君来找我。一方不认识我,但是一方有个同学好友郭冠英,则是我在纽约认识的小老弟。一方乃改托郭君,到纽约来找我。这是1989年秋冬之交的事,这居然又是一个巧合,因为此时我正在台北的“国立中央政治大学”,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会后高雄佛光山长老星云大师,也正约我和刘绍唐先生一同去访问佛光山,并作点学术报告,有关在五六世纪时期一个中国和尚——慧深,可能来过美洲传道的小考证。

这时郭君已探得我在高雄,乃挂电话到佛光山,把张公翌晨的邀请,转报于我。我本想请他换个日期,但是郭君和刘绍唐,都劝我不要改动,因为张少帅此时,还没有完全恢复自由,请一次客,至为不易,我受邀请还要高度保密才好。但是我又怎样向星云和尚交代呢?绍唐说此事由他来解决。他乃向星云说,我有急事非立刻飞回台北不可。

星云是个最通情达理的大和尚,他不问情由,便招呼庙中的知客,明晨一定要送我二人,飞回台北不可。
发表于2007-08-02
初次见到张氏这样的历史人物,我倒有点矜持呢。谁知张公对我则像个数十年的老友,久别重逢一样,不拘形迹地高谈阔论起来。使我也为之全部放松,跟他有说有笑。

我们谈了些题外之言后,张公便言归正传地告诉我说,他之所以特地约我来相会,是他曾看过我的两部书,十分欣赏。一部是《李宗仁回忆录》,他说那部书写得好,好在何处呢?他说他未见过李宗仁,但是他和“蒋”太熟了。你笔下所写,李宗仁所说的“蒋”,就是百分之百的“蒋”,因为“蒋”正是这样的人。张公连连夸奖我,“写得好,写得好”,并翘起他的大拇指。我向他解释说,其实李传只是个未完成的草稿。由于传主的突然回国,就无法润色了,这部回忆录的复杂故事和执笔者的辛酸,原是说不完的,我也未便向他细说了。

另一部书呢?原来那只是一篇短文讨论他自己的,叫做什么《三位一体的张学良将军》,他说写他的文章,他看得多了,“是你写得好。”好在何处呢?张公说,别人所写他和“老帅”(张作霖)的关系,只是父子而已,你说我们父子俩不只是父子而已,我们父子是不同的两代人……父亲是绿林出身的旧军阀;而我则是新式军校出身的青年将领……我们虽是骨肉父子,而作风和心理,都有极大的区别。“这一点,你讲得好,也讲对了。”他翘起大拇指来,连声称赞。
发表于2007-08-02
笔者不惮烦而写的这段小掌故,主旨只是在解释搞口述历史的困难。它不是像张学良这样的历史人物所想象的,“我讲你写”就成了。其实它的实际工作,比起一般的写作,更为艰苦。何也?因为一般史书的写作,只是根据各种史料,按图索骥,写其“书”而已矣。搞口述历史就要多一层工作了,它在一般史学的著述程序之外,还要加上当事人关键性的“口述”,而这种口述,往往是画龙点睛,与表面上的故事,甚至完全相反。

且举一个陈立夫“口述”的小故事为例:

在抗战开始前,陈奉蒋密令,以国民党组织部长身份,远赴西欧,候命绕道去莫斯科,争取俄援。他密赴西欧,一住经月,俄未去成,忽又奉召返国,回国后,竟“因功”升任“国府委员”。

“陈伯,”我说,“那是当时中国最高的官位了!”

立夫先生笑笑说,“我因功升入养老院。”

原来这是当年国民党中,“政学系”官僚所导演,离间他们蒋陈关系的一幕最精彩的演出,“蒋家天下陈家党”,可能也是他们叫出来的。事缘在某次国民党中央的选举上,陈立夫得票,居然比蒋还多出几票,虽然蒋中正的“正”字也被监票人,当成五票,数了进去。
发表于2007-08-02
在我和张公直接接触之前,数十年来,我都认为,能干出西安事变这样大阴谋的人,一定是工于心计,老谋深算,谁知他竟是这样一个任性而冲动的人物。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但是我对他在历史上的评价,却未因此而前后易辙……他在中国历史上,将永远是个是非不定的人物。

随后我们又言归正传,张公还是要我考虑替他写一部李宗仁式的回忆录。我虽然内心也觉得值得一写,但是我还是诚恳地告诉他有关工作量和年龄的问题,事实上当今能以中英双语为他写自传的历史学者太多了。只是他不在此行,不认识罢了。

我并诚恳地问他:台湾是人才济济的地方,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他只是摇摇头,意思是,在台湾这个地方,替他写传记的人,不可能公正落笔,还是美国好。那我就向他建议,就仿照李宗仁的办法,将来由哥伦比亚大学,主持其事。因此我们又言归正传,我估计写他那样一本双语传记,至少要有三年以上的苦功。要有研究计划(Research Project),和专任研究员和专任或兼职助理,有专用研究室,有足够的参考图书,最好还要有专家组织的顾问和襄赞委员会,动手之前,至少要有现成美金十万、二十万的基金。这都是一个一流大学的专门计划。不是我这个七十老翁一个人可以干得了的。

我这一番话说得他似乎将信将疑,我可以体会出他内心一定在想,写本小书有这么困难?他和其他行外人一样,一定以为,写本“回忆录”,正如他一再说的,“我讲你写”就成了。这是一般人的想法。困难是实际工作体验出来的,未吃过苦头的人,是永远不会相信的,这就是所谓内行外行之别了。因此张公一再地说,“还是你就照李宗仁传的办法,写写我嘛!”我内心立刻的反应,便是绝对不能“写写看”!经验告诉我,没有哪个张三,替李四写传,李四会感到满意的,尤其是张三是内行,李四是外行。二者是极难一致的。

且举个经验上的小例子:
发表于2007-08-02
在我和李宗仁将军工作之初,“李排长”曾向我大谈其天下国家大事,是如何如何演变起来的,我就劝他多谈谈“炒排骨”(当排长)的经验和故事,暂时少谈当时的天下国家大事,因为一个李排长当时能知道多少军国大事呢?

这时李公心怀不服,我是可以察言观色的,后来李排长做了上将司令长官了,他又同我大谈其二战期间,英美对大战的政策是如何如何,因此我们对同盟国的政策,也应该如何如何,以为因应。要我详细地记下来,算是他对国际局势的分析。我很客气地问他说:“德公呀,您这些国际情报,是哪里来的呢?”原来是在抗战中期,他以五战区司令长官身份,回重庆述职,参加中央纪念周,“听孙科说的”。

我又问李德公,“孙科的话就可以一言九鼎吗?”他信心开始动摇了。

“我怕全部记下来,在将来的国际版上,会引起笑话呢。”我又补充一句。

李公若有所悟地告诉我,连说,“抽掉,抽掉!”

我在中国抗战时期,曾当过上尉。李公当时是“一级上将”。但是隔行如隔山,写历史,上将就只好听上尉指挥了。

在和张学良说话时,我就想到李宗仁。只是李比张谦虚多了,毕竟是炒排骨出身的嘛,哪像张少帅,一离开军校就当上将官呢。说句行道话,李在撰写自传上,是个可塑之材。但是从第一天开始,要把张在学术上训练成一个历史学徒,我实在无此信心,也看不出远景来。
发表于2007-08-02
在我和李宗仁将军工作之初,“李排长”曾向我大谈其天下国家大事,是如何如何演变起来的,我就劝他多谈谈“炒排骨”(当排长)的经验和故事,暂时少谈当时的天下国家大事,因为一个李排长当时能知道多少军国大事呢?

这时李公心怀不服,我是可以察言观色的,后来李排长做了上将司令长官了,他又同我大谈其二战期间,英美对大战的政策是如何如何,因此我们对同盟国的政策,也应该如何如何,以为因应。要我详细地记下来,算是他对国际局势的分析。我很客气地问他说:“德公呀,您这些国际情报,是哪里来的呢?”原来是在抗战中期,他以五战区司令长官身份,回重庆述职,参加中央纪念周,“听孙科说的”。

我又问李德公,“孙科的话就可以一言九鼎吗?”他信心开始动摇了。

“我怕全部记下来,在将来的国际版上,会引起笑话呢。”我又补充一句。

李公若有所悟地告诉我,连说,“抽掉,抽掉!”

我在中国抗战时期,曾当过上尉。李公当时是“一级上将”。但是隔行如隔山,写历史,上将就只好听上尉指挥了。

在和张学良说话时,我就想到李宗仁。只是李比张谦虚多了,毕竟是炒排骨出身的嘛,哪像张少帅,一离开军校就当上将官呢。说句行道话,李在撰写自传上,是个可塑之材。但是从第一天开始,要把张在学术上训练成一个历史学徒,我实在无此信心,也看不出远景来。
发表于2007-08-02
在我和李宗仁将军工作之初,“李排长”曾向我大谈其天下国家大事,是如何如何演变起来的,我就劝他多谈谈“炒排骨”(当排长)的经验和故事,暂时少谈当时的天下国家大事,因为一个李排长当时能知道多少军国大事呢?

这时李公心怀不服,我是可以察言观色的,后来李排长做了上将司令长官了,他又同我大谈其二战期间,英美对大战的政策是如何如何,因此我们对同盟国的政策,也应该如何如何,以为因应。要我详细地记下来,算是他对国际局势的分析。我很客气地问他说:“德公呀,您这些国际情报,是哪里来的呢?”原来是在抗战中期,他以五战区司令长官身份,回重庆述职,参加中央纪念周,“听孙科说的”。

我又问李德公,“孙科的话就可以一言九鼎吗?”他信心开始动摇了。

“我怕全部记下来,在将来的国际版上,会引起笑话呢。”我又补充一句。

李公若有所悟地告诉我,连说,“抽掉,抽掉!”

我在中国抗战时期,曾当过上尉。李公当时是“一级上将”。但是隔行如隔山,写历史,上将就只好听上尉指挥了。

在和张学良说话时,我就想到李宗仁。只是李比张谦虚多了,毕竟是炒排骨出身的嘛,哪像张少帅,一离开军校就当上将官呢。说句行道话,李在撰写自传上,是个可塑之材。但是从第一天开始,要把张在学术上训练成一个历史学徒,我实在无此信心,也看不出远景来。
发表于2007-08-02
在我和李宗仁将军工作之初,“李排长”曾向我大谈其天下国家大事,是如何如何演变起来的,我就劝他多谈谈“炒排骨”(当排长)的经验和故事,暂时少谈当时的天下国家大事,因为一个李排长当时能知道多少军国大事呢?

这时李公心怀不服,我是可以察言观色的,后来李排长做了上将司令长官了,他又同我大谈其二战期间,英美对大战的政策是如何如何,因此我们对同盟国的政策,也应该如何如何,以为因应。要我详细地记下来,算是他对国际局势的分析。我很客气地问他说:“德公呀,您这些国际情报,是哪里来的呢?”原来是在抗战中期,他以五战区司令长官身份,回重庆述职,参加中央纪念周,“听孙科说的”。

我又问李德公,“孙科的话就可以一言九鼎吗?”他信心开始动摇了。

“我怕全部记下来,在将来的国际版上,会引起笑话呢。”我又补充一句。

李公若有所悟地告诉我,连说,“抽掉,抽掉!”

我在中国抗战时期,曾当过上尉。李公当时是“一级上将”。但是隔行如隔山,写历史,上将就只好听上尉指挥了。

在和张学良说话时,我就想到李宗仁。只是李比张谦虚多了,毕竟是炒排骨出身的嘛,哪像张少帅,一离开军校就当上将官呢。说句行道话,李在撰写自传上,是个可塑之材。但是从第一天开始,要把张在学术上训练成一个历史学徒,我实在无此信心,也看不出远景来。
发表于2007-08-02
张少帅这一席话,说得倒是深得我心,但是我还是说,他的回忆录是应该写的。但是工程浩大,绝不是我这个七十老翁,可以干得了的。

“那你就开个头嘛。”他说:“以后我们也可以跟李宗仁一样,找哥伦比亚大学……”

他说这话,我知道,他是不会相信我的建议的,我也知道他心里会在想,“写一部回忆录,我讲你写,有什么天大的了不起呢?”他一再地说,他以后要请我到他家去,把这事好好谈谈。并坚持要我“开个头”,以后再从长计议。

张汉公和我一谈就是三个小时,主要是我二人对谈。王一方君只在一旁照了好多照。我觉得应该是他睡午睡的时候了,虽然他还有说不尽的故事,而毫无倦容。最后还是我坚持他应回家休息。我要陪他一起下楼去。张公却示意,要我先走,因为“门外还有人”。

这是张学良先生第一次和我见面。我个人在大学课堂里,谈了三四十年的张学良了,这次才见到一个与我理想中完全不同的真的“张学良”,虽然我对他在历史上的结论却没有多少改变。

在张授意下,王一方君送我上电梯,我走后,他二人才出门。
发表于2007-08-02
与张别后,刘绍唐又约我晚餐,为此事讨论了很久,绍唐劝我写下去。但是经验和年龄都告诉我,我只能“开个头”。其后我就去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把该馆所藏有关张氏早年的书籍、档案、新闻纪录,和单篇文章,编了个参考书目,再根据其中要件仔细清查。这对一个七十岁的老童生,实在是个很大的包袱。所幸兴致尚好,终于写出以第一人称的海城张氏的《关内源流》和《关外定居》的两篇草稿,送请少帅增减和更正。

可是此时在台北,我还有许多其他的杂务要处理。因为远居异国,国内有许多邀请,万里飞行,参加不易,多半都回绝了。然既来了一次,顺便在同一地区,多参加几次学术会议,也是难得的机会嘛。此时在香港和大陆,我就接受了好几个学术邀请会,需要参加。再者,平时到各地旅行总是三五天的事,这次不巧,我是住在我岳丈家里,刚碰上他老人家病重住院。不久他就以九一高龄去世了。他的子女都在国外工作,求医侍疾,来去匆匆。我助理后事也就责无旁贷了,所幸我这年有一年休假期,甚至可以申请退休。再者,岳丈死后遗留有房子、汽车、司机和阿妈,订有合约,一时也辞退不了。我被迫鹊巢鸠占,在台北就做起“汽车阶级”来了。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下一页
/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