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4|5|下一页
/5页

主题:战火中的外交官

发表于2007-03-02
1999年5月7日,美国和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造成三人遇难、二十多人受伤、大使馆被毁。这是人类文明史上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野蛮事件。本书作者潘占林时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以亲历者的身份,从使馆人员自救的指挥者的视角,用白描和写实的手法再现了炸馆事件的前前后后……
北约缘何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对此美国和北约有其说法,一些媒体就此登载崇论宏议,颇有见地;有的媒体不断散布奇谈怪论,欺世盗名;也有的媒体传播谎言谬论,蛊惑人心。美国和北约迄今没有公布相应文件和材料,也许此事将成为“千古之谜”。作为身罹其难者,作者也不断“上下求索”,试图解析这“千古之谜”。
发表于2007-03-02
米洛舍维奇同霍尔布鲁克(实际上是南斯拉夫同美国和西方)争议的焦点是北约派军队进驻科索沃问题。南斯拉夫反对科索沃问题国际化,不愿交出科索沃的主权。而霍尔布鲁克则强调,只有向科索沃派驻北约军队,才能制止塞族对阿族的屠杀。谈判十分艰难,霍尔布鲁克步步进逼,米洛舍维奇顽强固守,但最终不得不做出某些让步,双方于13日就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达成协议。协议要求南方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把军警数目撤至1998年3月科索沃危机前的水平。南联盟同意就执行安理会有关科索沃决议接受国际核查。核查工作分两部分,一是由欧安会组织派遣两千人组成的核查团进驻科索沃,负责地面核查;二是北约非武装飞机在科索沃上空执行空中核查。

9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讨论美国等提出的关于科索沃问题的决议。会议经过激烈的辩论,以14票赞成,1票弃权通过有关科索沃问题的1199号决议。决议认定科索沃局势的恶化对该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并援引《联合国宪章》第七章,要求当事方停止敌对行动,改善人道状况,并无条件地开始对话,特别要求南安全部队停止对平民的一切行动,从科索沃地区撤出用于镇压平民的安全部队。如该协议得不到执行,将考虑为维持或恢复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采取进一步行动和其他措施。
发表于2007-03-02
1月19日,北约欧洲盟军司令克拉克将军匆忙飞抵贝尔格莱德,会见米洛舍维奇,带来了北约理事会“决定性的口信”。克拉克将军把他带来的南塞军警的罪证——四张关于“拉察克惨案”的血淋淋的照片甩到桌子上,要米洛舍维奇不要辩解,这就是南塞军警屠杀无辜平民的铁证。他带来北约的口信是:南联盟必须撤回“超量部署的武装警察部队”,从而创造条件使欧安组织公正独立的调查得以进行。克拉克口语强硬,以带威胁的口吻说:“南斯拉夫必须执行国际组织新的决定性标准(指南联盟在科索沃部署武装军警的数量)。”米洛舍维奇不买克拉克将军的账,他强调,南联盟将继续奉行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主张,但同危害科索沃各族人民的恐怖主义进行斗争是南联盟的合法权利。米洛舍维奇声称,“拉察克事件”是一出有意策划的闹剧,他还指称克拉克将军是战争贩子。

次日,米洛舍维奇在会见俄罗斯第一副外长阿夫杰耶夫时强调指出,欧安组织观察团执行任务时应以南联盟政府同欧安组织达成的协议为基础,必须采取不偏不倚的公正立场。

此时,美国和西方政府高官以及新闻媒体掀起一股强大的声浪,纷纷谴责南联盟的“暴行”,谴责塞尔维亚军警部队严重破坏了去年10月达成的停火协议。
发表于2007-03-02
我们这个民族

自己的热血

也填不饱自己的肚子

他比碑铭上的文字

更早被遗忘

只有带血的匕首被留下

作为惟一的纪念碑

上面耸立着一个十字架
发表于2007-03-02
朗布依埃谈判——不战而屈人之兵

1999年2月6日,前南联络小组(由美、英、法、俄四国代表组成,负责协商解决南斯拉夫解体后一系列纷争和战事问题)邀请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代表团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团在巴黎近郊朗布依埃举行科索沃和平谈判。南塞方面代表团团长是塞尔维亚总统米鲁蒂诺维奇,成员有南联盟副总理沙伊诺维奇、法律专家马尔科维奇,以及土耳其人、吉卜赛人的代表 
 
 
,还有一位被“招安”了的科索沃阿族代表。当然,这些民族代表都是点缀代表团的“花瓶式”人物。科索沃代表团由科索沃“总统”鲁戈瓦和科索沃解放军政治领袖萨奇等人组成。

谈判伊始,美国大使希尔抛出“朗布依埃协议草案”。草案分为两大部分,政治部分和军事部分。美国大使希尔宣称,协议内容不能修改,并且按照联络小组规定的时限,双方必须在一周内达成协议。
发表于2007-03-02
谈判一开始便陷入僵局,南塞方面主要反对协议的军事部分,反对外国军队进驻科索沃,反对就科索沃的地位进行全民公决;阿族则要求把科索沃独立写进协议的政治部分,并反对解除阿族武装。南塞代表团为了争取主动,提出谈判双方首先签署协议草案的政治部分,即关于科索沃问题的十项原则,其中包括尊重南联盟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条款,以便阻塞科索沃阿族要求独立之路。这当然遭到阿族代表的反对。谈判中,南塞代表团提出,科索沃是其不可分割的领土,反对外国军队进驻该地区,决不把科索沃交给“任何人”,更不允许科索沃独立。对这一立场,南斯拉夫代表团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如果让科索沃取得与塞尔维亚和黑山同等地位,依照宪法,共和国是可以提出退出联盟的,这实际上意味着科索沃独立。而同意北约进驻科索沃,这意味着丧失主权,同时如果以后科索沃宣布独立,南联盟何以处之,难道同北约部队大打一场不成?阿族代表坚持科索沃独立是其既定方针,只同意有三年过渡期,要求在三年过渡期满后,在科索沃进行公民投票来解决科索沃归属问题。与此同时,阿族代表团坚持拒绝“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因为科索沃还没有“解放”。阿族代表团态度强硬,因为他们知道,主持谈判的人的同情和支持在他们一边。阿族代表提出双方签署一个停火协议,北约作为保证人,由三方共同签字,这也遭南塞代表拒绝。双方立场尖锐对立,谈判无法取得进展。于是英、法外长宣布,会谈就和平解决科索沃问题达成初步一致,谈判3月15日继续进行。
发表于2007-03-02
美国方面决定举行第二轮会谈,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意图:第一,美国方面需要最后在内部统一认识,坚决主张打击南斯拉夫的鹰派人物需要说服对打击南塞持审慎态度的军方和情报官员;第二,美国需要进一步在北约内部统一认识,对战争行动北约盟友态度并不完全一致;第三,军事部署尚未完全到位;第四,为压服南塞做最后的努力;第五,做世界各国舆论工作,显示美国及其盟友已做到仁至义尽,采取武力手段是不得已而为之。

第二轮谈判伊始,美国及其伙伴提出《科索沃和平与自治临时协议》,分为7章,共82项。据说这是美国的一位法律专家起草的,得到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赏识。他们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也请这位专家为西藏起草一份“自治协议”。

这份文件规定,科索沃实行广泛自治:科索沃制定自己的宪法,选举120人组成的议会;议会选举总理、总统和两名副总统;科索沃设最高法院、拥有最终司法权,并拥有自己的警察,拥有执法权和管辖权。选举生效90天内举行议会大选,选举将接受欧安组织监督。科索沃国际边界将由南斯拉夫军队保卫,但最多只能动用1500人的部队,并由欧安组织监督执行。实际上,根据这一规定,科索沃已经具有独立国家地位。文件虽承认南斯拉夫领土完整,但只是一句空话而已。文件还宣称,在过渡时期结束时,将召开国际会议,在考虑人民意愿的前提下,决定科索沃的最终解决办法。这为科索沃彻底独立和脱离南斯拉夫埋下了伏笔。协议的关键还在于,规定在指定的时间内南塞军队和内务部队完全撤出,邀请北约组建一支军队进驻科索沃,以帮助确保协议得到遵守。协议也包括了科索沃解放军要把受到禁止的武器存放在指定地点,他们必须停止穿解放军军服。看来,要南斯拉夫军队撤出科索沃是其本意,而解除阿族武装这一规定不过是虚晃一枪而已。
发表于2007-03-02
初春三月的巴黎城郊,乍暖还寒。南塞代表团无心游览这世界名城的迷人风光。据参加谈判的南塞代表团成员说,说是谈判,根本没有坐在谈判桌旁认真地会谈,南塞方面的意见和考虑根本没人认真听取。南塞代表团终于盼来了同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会晤。据有关人士透露,会晤也很短暂。奥尔布赖特表示,和平协议已经摆在南斯拉夫代表团面前,要么接受和平,要么接受战争,南塞方面必须尽早做出抉择。对于这个和平协议,科索沃阿族方面,特别是“科解”也并不满意。他们坚持要把三年内就科索沃独立举行全民公决写进协议。事实上,他们没有真正明白美国的真正意图。如果没有他们签字,北约就不能对南联盟实施轰炸。最后,美国人告诉阿族代表团,只要他们签了字,南塞就成了打击目标,轰炸就可以马上开始。这时,“科解”头目才恍然大悟,他们才同意在协议上签字。
发表于2007-03-02
据法国媒体透露,协议还有秘密的军事附件。其中规定,北约组织的维和部队有权在科索沃采取一切军事行动,南斯拉夫一方必须积极配合。附件还规定,北约部队成员享有豁免权,南联盟当局不能逮捕、调查和扣押北约部队成员。这意味南塞当局丧失司法主权。附件第八款规定,北约部队可在南境内不受限制地自由活动,这意味着北约部队可以在南驻兵、演习,使用任何需要的地区和设施。第十一款规定,北约可免费使用和改动南境内任何基础设施,包括机场、公路、铁路和码头。第十五款规定,北约有权使用南塞所有的电磁波段, 
 
 
这意味着北约将控制南塞的电视、电台和通讯系统。此外,附件还要求签署方在以下一些领域重新确定所有权,政府资产(包括教育机构、医院、自然资源和生产设施),要确保科索沃实施市场经济和全面服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南政府必须配合国际债权人的要求提供资财并完成其所要求的整顿项目。南塞必须提供一切必要设施保障新闻自由等等。美国特使希尔称,“我们认为,协议中的军事内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发表于2007-03-02
从这些规定的内容不难体会到,什么是丧权辱国。实际上,这是要求南斯拉夫无条件投降。据了解,米洛舍维奇总统已了解到,美国打击南塞的决心已下,美国和北约故意开出南塞无法接受的条件,南塞代表团只能拒绝签字。18日,南塞代表团举行记者会,谴责阿方代表单方面签署协议是“一场骗局”,是阿族分裂分子和恐怖分子以及他们的后台老板玩弄的“伎俩”。19日,主持和谈的两主席,法国外长和英国外长宣布谈判无限期休会。第二轮科索沃和谈宣告破裂。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美国和北约要南联盟不战而降的一招未能得逞,接下来便是“图穷而匕首见”了。

风声紧,雨意浓

山雨欲来风满楼……

美国和北约加紧调兵遣将,小小的巴尔干陆地和海域,到处布满了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南斯拉夫天空,战云密布,南塞周围,包围圈在逐渐缩小。

在靠近南斯拉夫的地中海海域,已经集结了三艘航空母舰:英国的“无敌号”、法国的“福煦号”、美国的“企业号”,另外,美国的“罗斯福号”也正驶向亚得里亚海域;在南斯拉夫周围一系列基地上,部署了1100多架战斗机,其中包括先进的F-117隐形飞机、阿帕奇直升机;在这些基地上已有和新增部队12万人。在南联盟周围的一系列国家,北约分别取得了使用机场、飞越领空等权利。就在动手之前,美国匆忙实施第一轮北约东扩,把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拉进了北约,为打击南塞拉拢更多的“帮手”。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