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0页

主题: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发表于2006-12-29
我做“知心姐姐”已有几十年了,每天与孩子、父母打交道,于是,我更容易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更能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我把自己的一些体会写成了书,很多家长都读过,说是得到了很多启示,有的家庭从此“阴”转“晴”,一路阳光灿烂。可是,有的家庭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家长到处打听,求助,要我“帮帮忙”,我桌上的两部电话从未歇息过,我每周都应邀到全国各地作讲座,我在央视及其他电视台、知名网站做的节目也一直在继续,但家教问题就像被揭开盖儿的汤锅,一些细节源源不断地冒出 
 
 
。——与家长通上话后,往往首先是对孩子的一番“控诉”,然后是一把辛酸泪,说明自己多么不容易,最后说:“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她),可他(她)还这样,我简直没法活了!”
发表于2006-12-29
现在的家长压力太大了。回想我们的父母辈,每个家庭四五个子女,很少听说哪个父母常去寻找夜不归宿的儿女,四处给子女请家教,倾家荡产也要送儿女上重点中学,也没听说哪家子女一辈子不工作不劳动,只在父母身边做寄生族,哪家子女用刀子逼家长要钱。

过去的家庭,一家人住在一起,同甘共苦,相互帮助,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朴实真诚。现在的家庭,物质上丰富了,独生子女出现了,家庭教育问题相继出现了。

独生子女的教育意味着100%的成功或失败,孩子几乎成了大人的全部。殊不知就是这个“全部”、“一切”,会剥夺孩子的快乐,会让父母失去希望!因为孩子从来就不是父母的“全部”、“一切”,他从脱离母体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发表于2006-12-29
现在的父母在物质上给孩子的太多,在精神上给孩子的却又太少,要知道给他金钱让他挥霍、留下遗产让他继承,都不能足以让孩子一生幸福,让自己晚年快乐,把财富留给孩子很容易,但把孩子变成财富就不那么容易了。

所以,我呼吁广大的父母,与其把财富留给孩子,还不如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首先是父母的人生观要摆正,什么样的人生是财富?快乐健康,积极向上,有成就感,有事业心,劳动、创造、享受,生活幸福,家庭和睦,孝敬长辈,这样的人生是社会的财富,也是父母最大的精神财富!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首先要从盲目变得清醒,要明白成功的最佳目标未必是你认为最有价值的,而是你的孩子最可能实现的;不是要选最好的,是选最合适的。

教育的核心应该是首先成人然后才能成才,然后才能成功。望子成龙没有错,但没有做人这个基础,这个龙也飞不起来。要培养孩子有健康的人格,真诚对待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具有乐观的心态,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而拥有最多物质财富和考取好大学不一定就能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发表于2006-12-29
家庭教育是一个春风化雨的过程,要耐心,细心,有智慧。有的父母最初是溺爱孩子,之后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他们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目标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帮他们实现,但却不去考虑孩子的能力与感受,当孩子没有达到预定的期望值后,父母又没有很好的引导,有的甚至对孩子丧失信心,从希望到失望再到气急败坏、无可奈何。一步错,步步错,问题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激化。

 
 
 
还有重要的一点:永远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肯定他、鼓励他。一个孩子长大要经受人们无数次评价,不管别人说什么,父母的评价永远是基石。家长切记孩子的成长比分数更重要。

种种细节,都在这本书里,奉与广大读者。

2006年11月
发表于2006-12-29
杰出的父母并不一定要有多高的学历,而在于他们懂得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孩子。

几年前,上海浦东三林镇妇联的“母亲素质大调查”调研活动曾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边是母亲盼子成才的沉甸甸的爱,一边却是孩子对这份母爱的排斥和抗拒。

这个以全镇近千名学生为对象的调查,结果令母亲们大吃一惊。认为母亲缺乏魅力、语 
 
 
言粗俗、思想平庸的占31?郾5%;认为母亲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的占75?郾8%;希望母亲改变教育方式,和他们多交朋友的占80?郾2%;要求母亲尊重个人爱好,给予独立成长空间的占80?郾2%。而另一方面,仅有3?郾7%的学生能接受母亲现行的教育方式,认为母亲能令自己敬佩、仰慕的仅占接受调查者总数的7%。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心目中理想的母亲形象,远远超过传统的“慈母形象”。他们理想的“现代母亲”可以概括为五个一点:懂一点电脑,化一点淡妆,少一点说教,露出一点微笑,多给一点空间。有气质,爱学习,像个朋友一样。
发表于2006-12-29
专家建议父母们不妨学会在孩子面前“化化妆”——用新知识,新技能包装自己,“演演戏”——每天花上几十分钟,学点新知识,设计一些“脚本”,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用新鲜的话题引导孩子。

做父母的首先要注意沟通方式方法。先反思一下:您是否唠叨?您是否开口就讲学习方面的事?您是否喜欢窥探孩子的隐私,并作为话题教训他?您同孩子讲话是否总是居高临下,不断提要求?您是否经常倾听孩子说话?您训斥孩子时是否听他的辩解?您是否经常暗示自己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孩子采纳了您的部分要求您是否认为他听话?之所以请您反思,是因为孩子在长大,或多或少会表现出逆反心理,我们越是要求他们,他们越不听。最好的做法是改变我们自己的做法,打开与孩子交流之门,缩短与孩子的心灵距离。
发表于2006-12-29
孩子们天天在用现代化的眼光审视我们,逼迫我们去学习新东西,督促我们朝现代化靠近,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在21世纪,变是惟一不变的真理。变是常态,不变是病态。因此,作为21世纪的父母,我们不妨改变一下自己,用21世纪的尺子来量量自己,学点新知识,变个新形象,努努力,当好“现代父母”!

几年前,一位年轻的妈妈曾向我讲述了一件让她困惑的事。

女儿上初中了,整天蹦蹦跳跳,爱吃爱玩,对东西很不爱惜。新买的衣服,穿几天就不喜欢了,扔到一边不予理睬,对家人也漠不关心。

妈妈准备对女儿进行一次“忆苦思甜”教育。她花了400元,买了两张票,陪女儿去看芭 
 
 
蕾舞剧《白毛女》。

看后,她问女儿有什么感想,女儿想都没想就说:“喜儿去当白毛女,我看是让她爸逼的。借债还钱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杨白劳借了黄世仁的钱,为什么不早点儿还给人家,逼得女儿躲进山里?喜儿也够傻的了,黄世仁那么有钱,嫁给他算了,干吗要到深山老林去当白毛女?”
发表于2006-12-29
女儿的回答让妈妈目瞪口呆。

“我女儿好像是从另一个星球来的,怎么什么也不懂,真拿她没办法!”

这位妈妈困惑了。自己小时候看《白毛女》电影时,为喜儿流了那么多眼泪,恨死了黄世仁,可今天同样的故事,孩子怎么看不懂了呢?

我对她说,孩子不懂历史,又没有体验,她不知道今天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当然会产生这么幼稚的想法。

让孩子们了解历史,了解父母所经历的风雨,是孩子理解父母、宽容父母的前提。

别怪孩子不懂事,我们需要与时俱进,科学、民主应该是适应时代的家庭教育观念。

父母要用科学的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等理论指导自己的家庭教育。对别人的经验和常识要进行分析,对孩子要因材施教。

我们常常不约而同地以一种思维模式教育孩子——
发表于2006-12-29
这位母亲就是林肯的继母——萨利·布什。她是用勇气和坚强铸造孩子的心灵。

在家教中,我们应注意在家庭中不能包办代替,减少孩子的依赖性。当孩子断然做出某个决定或承诺时,告诉他,要对自己的做法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负责。这样可以避免事后不必要的埋怨和牢骚。卡尔威特有个教育细节:如果在星期天孩子执意要9点以后起床,那么在午饭前不能给他吃任何东西。因为吃早点的时间已经过了,如果想吃早点,就必须在8点钟以前起床。

我们应该向孩子指出,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家长要弄清孩子为什么不同意某个行为准则,然后耐心疏导,以理服人。如有必要,可以坐下来与孩子一起讨论这些准则。

当您的孩子抱怨您处理某件事情不当或有误时,您应该放下架子认真反思和敢于对孩子说声“对不起”,这不但不会失去尊严,反而会增加您同孩子的感情。

家长要注意在生活中尊重孩子,不羞辱孩子,不求全责备,多鼓励孩子。
发表于2006-12-29
家长还应注意不偷听孩子电话,不拆孩子的信,不偷看孩子的日记,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

什么是“现代家庭教育”?李岚清同志曾作出过科学的论述:“家庭教育应当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教孩子正确做人转变,由单方面命令向平等沟通转变。”

 
 
 
呆板的、单一的、简单的家教已经行不通了,父母要在人格魅力、学识素养各方面得到孩子的敬佩与爱戴。

看来,我们要重新学习了。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