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7页

主题:吹弹可破的历史葡萄

发表于2009-10-19

在中国沧桑五千年的历史上,强汉盛唐是每位中国人心中的光荣与梦想。汉朝明确了中华最大民族的称谓,唐人则俨然成为了外国人心目中中国人的别名。相信我们中的很多人闭着眼睛都能历数出一堆唐朝的风流人物和轶事,开国明君唐太宗李世民、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武则天、风流皇帝李隆基等等,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大将如李靖、尉迟敬德、郭子仪等等,开放交流的实践者如唐僧玄奘、阿倍仲麻侣、鉴真等等。上述从事各专项工作的三位优秀工作者代表了他们身后的广大群体,他们和他们所遇到的事件一起构成了大唐王朝的全部。

发表于2009-10-19
“嘻嘻嘻嘻!”一阵尖细的笑声将正在口沫横飞的安禄山吓了一跳。他不禁循声回头望去,随着一阵慢悠悠的脚步声,一群手持拂尘,面白无须的人大摇大摆地走了上来:“咱家虽不是皇帝,但皇帝也要把我当亲爹供着。谁当皇帝谁掉脑袋得咱家说了算,神策军权在我手,哪个不服提头来见!”
一旁的李克用和朱全忠听到这里,再也按耐不住了,跳将起来,一齐骂道:“哪来那么多废话!都给我滚下去!急甚?一个个按顺序来,三百年呢,有的是说头!”
发表于2009-10-19
 第一章 第一次亲征高句丽失败(1)
说起唐朝,蜗牛认为得把隋末的那段历史也顺便理一遍,因为唐初的很多风流人物都是在这段时期相继粉墨登场的。
要说就从隋炀帝杨广说起吧,谁让人家是堂堂大隋皇帝呢,地位摆在那里,撇开他让其他人物先登场也的确不太合适。
发表于2009-10-19
听了这话,杨广就像个充足气的气球一样,忽忽悠悠就上天了。他大腿一拍,朗声说道:“来人那,向高句丽使者传朕口谕!明年你们国王应到涿郡来朝见,如果不来也没关系,我就带着突厥可汗去高句丽巡视!”
使节不敢怠慢,回去就向最高领导人汇报了。当时的最高领导人姓高名元,不知是胸有成竹还是被吓傻了,从此之后对隋朝的礼节是越来越不到位。杨广眼看超越周武王和汉武帝的梦想由于高元的极度不合作而化为泡影不由火大,这只飘在天上的气球像被针扎了一样的炸开了,牙缝里迸出一个字:“打!”
发表于2009-10-19
说到这个动员令,一看就是没经过民主评议,拍拍脑袋就想出来的:全国各地军队不管路途远近,都必须到涿郡(北京)集合;征调江南水手一万人,弓箭手三万人,岭南短矛手三万人到涿郡集合;黄河以南各郡准备运输车辆五万辆,等等。这可是一千多年前,河北山东一带的军队还好,可那种江南、两广的军队和民夫用两条腿跑到北京还不知要猴年马月,哪还有多余的力气打仗。打仗不是蚂蚁搬家,可杨广就是下了蚂蚁搬家的命令。用googleearth来穿越一下,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有一条又粗又黑的线,啥呀?不是大蚂蚁,是人!行军中的军队、运粮食和装备的百姓以及他们的运输工具——人力车。这种在严刑峻法威胁下的低效率运输直接造成“河面上、船舶前后相接一千余里;路上始终保持数十万人,日夜不断。士卒民夫中途大量死亡,尸体压着尸体,相继腐烂,脓血满路,臭气扑鼻”。于是很自然的“天下骚动”。
发表于2009-10-19
内陆情况大致是这样,海边只有更惨。幽州总管元弘嗣奉命前往东莱(三国演义中太史慈的老家,今天山东省莱州市)海口督造军舰三百艘。在岸上手持长鞭、面相凶狠的监工的严密监视下,造船工匠夜以继日地泡在水中,片刻不敢休息。船在水中泡久了,吃水线以下部位就会生虫,得定期清理保养,人体若是长时间浸泡在水下,涉水部分便会腐烂生蛆,再加上当时医疗条件落后,工匠们根本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快,死亡人数就接近了一半。

发表于2009-10-19
第一章 第一次亲征高句丽失败(2)
看了这里,大家联想到了什么?和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是不是很像?放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权,开战之前就已经搞得国内劳命伤财、怨声载道,唯有大胜才有可能暂时缓和一下国内的阶级矛盾,否则当权者只有完蛋一条路好走。
而杨广,这是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发表于2009-10-19
转眼到了611年冬季。这一年由于农业从业人员——农民、主要耕种工具——牛马都被征用,很多一去不复返,各地农业严重荒废,粮价飞涨。对此,隋政府非但没有采取及时或有效的应对措施,反而又追征了60万民夫运送军粮。
可怜路途遥远,每个人运送的粮食连当作路上充饥的干粮都不够,担心受罚的农夫开始大批逃亡。上天用现实告诉这些无计可施的人们:安分守己则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一只脚踏进棺材;“行大事”则或许还有活命的可能。
于是,杨广还没有出兵,天下已经开始混乱起来。
发表于2009-10-19
于是,杨广还没有出兵,天下已经开始混乱起来。
612年正月,各地军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涿郡集中完毕。杨广将全部作战部队分为左右两个集团军群共24军113万多人,分路进攻,约定在平壤会师。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到还有两倍于作战部队的后勤保障人员。不过蜗牛个人以为如此庞大的后勤队伍不现实也无必要。涿郡到辽东并非万里迢迢,没有必要特地为此建立起一支如此庞大的后勤部队,估计司马老爷子是把参与运输的民夫都计算在内了。根据记载,隋朝鼎盛时全国共890余万户,人口约4601万,就算杨广玩国家没玩死几个人,这113*3=339万,也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7.37%。这个比例换到今天,就是说我们得拥有一支人数多达9600万的军队!打高句丽还犯不着这么慷慨。而且估计当时没多少女兵,除了极少数将军外绝大部分军人都是青壮年人,一句话,国家的血都快被抽干了。
发表于2009-10-19
蜗牛不知道杨广说上面这番话之前有没有仔细考虑过,但作为曾经率军南下消灭陈国的大元帅,怎么可以糊涂到如此地步。首先,要表明自己爱民如子,又怎么把国内弄得民不聊生,烽烟四起;保护敌国百姓,就应该在军纪和执行军纪上面下功夫,他老人家对此却是只字未提。再有,战场瞬息万变,军事指挥官不能随机应变,反而要老老实实写好奏章等待批复,脑袋被敌人砍下来了没有指示也不能动。下这种命令的人,实在不是当首领的料,糊涂虫而已。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