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近年来大热的城市综合体,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发表于2015-08-11

编者按:

在深业上城推出的系列公益讲座“尚上讲堂”第一场建筑专题中,著名建筑师、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王辉老师带来了《殊途同归:法国与英国的哥特建筑》,由哥特建筑说起,今天我们聊聊城市建筑的另一种形态——城市综合体。

自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后,基督教徒们需要一个固定的大型场所集中起来进行圣事,以期“与上帝沟通”、“接受上帝的审判”,教堂由此出现。1140年,法国巴黎北部圣德尼修道院院长絮热(Abbot Suger)开始扩建教堂的东端:环廊、厚实的墙体、高窗、尖卷技术……这种在建筑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哥特建筑就此产生。此后三百多年间,哥特建筑经历多种演变,发展至欧洲各个国家,成为西欧中世纪代表建筑。

正如哥特建筑起源于基督教徒的集体行为,人类活动的变化引导了建筑形态的发展,在单一功能的建筑形态不能满足多功能的商务及生活需求后,城市综合体应运而生。

19世纪30年代以前,经过自发生长的城市,各业态发展成熟;随着资本的迅速崛起,城市迅速发展,一方面各行业领域的交往愈加频繁,拥挤的城市交通成为商务往来的一大阻碍,另一方面单一功能的建筑体已不能满足本区域内的多方面需求,而城市用地紧张更是加剧了这种矛盾……于是一种能满足区域内多功能需求的新型建筑形态出现了,这便是城市综合体。

1958年,世界上首座综合体——法国巴黎的拉德芳斯(La Defense)诞生。这座巴黎西郊的无名高地,经过16年分阶段的建设,成为一座集办公、商务、购物、生活和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区,众多法国和欧美跨国公司、银行、大饭店纷纷在这里建起了自己的摩天大楼,而功能区的相互组合,为居住、工作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生活和工作便利,不仅大大提高了效率,也使得城市功能最大化被利用、更加丰富多维。可以说,城市综合体的出现为城市居民带来了一场生活的变革,而这种都市复合建筑群更为大都会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此后,这种具有集聚功能的城市综合体相继在各个大都会出现:纽约曼哈顿的洛克菲勒中心被看作纽约的地标性建筑乃至美国的财富象征;日本东京的六本木新城以建筑的美感和人性化的设计闻名世界,成为最受游客欢迎的地方之一;香港的太古广场成为香港的购物天堂……

被克尔瑞评为“业内人士必看的八大项目之一”的深业上城,就是一座具备多种复合功能、兼具生态人文属性的城市综合体。不同于前期大部分综合体多项功能的简单叠加,深业上城旨在建立一个系统性的、具有人文特色、承担城市功能的综合体项目。首先,可以说深业上城是目前为止功能最多的综合体项目:公寓、写字楼、酒店、大型购物中心、购物小镇、书局、剧场、LOFT……多种功能集聚,同时又得以相互补充;其次,传统的大型综合体更注重商务功能的打造,而深业上城则在住宅产品上投入更多且非常重视业主生活及服务;第三,除了基本的功能,深业上城还打造了另一种产品业态——两座分别连接莲花山与笔架山、长达600米的空中连廊,而这两座连廊也将成为城市风景线,为市民所用。

城市综合体的出现,加快了城市生活节奏、提高了效率。深业上城将这种高效引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对于项目本体来说,不同功能在不同时间段承担了项目运营的需求,因此把那些原本因为工作、夜间休息“死去”了的时间充分利用,实现了城市功能的最大化;对于居住于此的业主,综合体的节省了他们的生活成本——原本堵在路上的一个小时,完全可以用来在购物小镇的特色餐馆里吃个午餐,或者到24小时书局翻一两本书。当然综合体带给商户的利好更是难以估量。

而纵观深业上城的多种产品及功能,项目本体的规划更代表了他的前瞻性:所有功能都是相互补充,而非简单叠加;注重生活于此的“人的尺度”,比如商场、品牌街、LOFT购物小镇这三种不同的购物模式,便充分考虑了人对购物、以及购物体验的需求……而这些,也正是深业上城作为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综合体项目的内质。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