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乍暖还寒福州房市无“寒冬”——2006年福州房市探析与展望

发表于2007-01-10
岁暮将至,时序已入初冬,对于房地产宏观调控来说,已是年末声尾阶段。有人质问:今年来,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信号和频出的措施,似乎预示着福州房地产业的“寒冬”已经来临?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福州举办的第15届住交会上看到的,却依然是热闹的场面。

“寒流”袭来,投资步伐放缓

说起房地产投资,业内专家深有感触:从1998年—2005年底,福州房地产投资连续8年以年均增长25.69%的幅度向前推进。2002年投资突破100亿元大关,2004年突破200亿元大关,两年翻一番。今年投资步伐逐步放缓。据介绍,今年1月份,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6.81亿元,比增8.6%。3、4月份投资步伐加大,比增35%。5月以后,《国六条》等相关新政的出台,增幅有所放缓。10月,完成投资27.44亿元,比增23.6%。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年预计投资可达240亿元,比增18.3%,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5%,投资规模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37%。其中,完成商品住宅开发投资181亿元。开发投资增幅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明显低于前些年房地产投资增幅。今年投资增幅的着力点,主要表现在购买土地的资金增多,同比增长90.7%,而真正投入土地开发的投资同比减少了16.8%。在目前市场压力下,部分开发商资金较为困难,造成了开发投资增幅回落。
发表于2007-01-10
“寒流”滚动,房价升幅减缓

今年,福州商品房均价呈逐步升高,高中有缓态势。一季度,市区商品房均价为4159元/平方米,比增20.73%;其中住宅3733元/平方米,比增19.9%;普通商品住宅(福州市标准,容积率1.0以上,单套面积140平方米以内,单价5500元/平方米以内)3348元/平方米,比增16.25%。二季度房价走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福州上半年房价比增9.8%,而这种涨幅还是按整个市场的均价计算的,如果走进“真实”市场,就会发现在市中心区等一些热点区域,新房的价格比三年前几乎翻了两倍。三季度有所变化,由于7、8两月历来是房地市交易淡季,加上《国六条》以后的市场买方观望情绪渐浓,市场较为低迷,房价也在徘徊。据统计,8月住宅均价为4237元/平方米,相对上月下降3.68%。其下跌主要原因是3000元/平方米以下的住宅交易量上升,其所占总成交量的比例由7月的10%,增加到28.6%。截至10月底,福州市区住宅均价4486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7.1%,仍在缓中上升。
发表于2007-01-10
“寒流”,不减土地招拍挂竞争热情

大家都知道,近年福州地价飙升已是不争的事实。今年,中央实施宏观调控后,尽管规划指标受政策限制等情况发生变化,但并不影响开发商拿地热情。今年1月,鼓楼湖东路北侧3.7亩地块以2850万元成交,楼面地价达7560元/平方米;3月,台江五一南路西侧不足4亩的地块成交价为2400万元,每次拍卖都创新高。而且还有“奇特”现象,那就是参拍的土地愈来愈集中少数实力雄厚开发商手中,特别是7月6日以后的3次土地拍卖,几乎集中在几个品牌开发商身上。据悉,今年福州市已实施招拍挂供应的土地达3989.74亩,比增59%。

“寒流”,紧缩了跌宕起伏的二手房交易

二手房是分流百姓住房需求的重要渠道,也是投机商品房,促使房价上涨的根源。随着《国六条》等政策出台,特别是6月1日起征收营业税,福州二手房市场开始出现连续三个多月的低谷,9月初才稍有好转。据统计,1—10月份,福州二手房交易总量为283.54万平方米,金额28.35亿元,分别比增12.3%和64.8%。占今年商品房交易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住宅交易量为19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1%。据多家房产中介了解,其间,福州二手房市场除东区销量一度上扬外,其他各区的交易直线下滑,有些中介门店甚至一个月没有成交一套,这种现象到9月份才稍有变化。进入10、11月份,二手房的成交量才比8月上升了20%,其消费主体是拆迁户,成交价格则上涨平缓,均价在3200元/平方米左右。10月份普通住宅的二手房交易总额为47975万元,均价为3074元/㎡,相对于一手楼市的均价而言,这个价位还是比较实在的。据了解,下半年以来,福州二手房住宅交易有所降温,环比上半年回落了近8个百分点。
发表于2007-01-10
“寒流”促变,以“三房”满足保障用房需求

今年,福州市动工建设200万平方米的“三房” (指: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廉租房),约占本年度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的40%。“三房”的推出,为满足更多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要的同时,也稀释了普通商品房的市场需求。

“寒流”滚滚,房价涨大,稳定之中更须关注

福州房市相对去年来说,运行基本稳定,但房价上涨颇大,仍是市场主要问题。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售价比涨5.4%,环比涨0.4%,福州仍达9.6%。究其原因:土地监管乏力,闲置土地严查难。约束机制尚欠完善,楼盘定价随意性大;在信贷方面,也有一些政策漏洞;人为“房荒”抬高房价,信息披露还存在问题等。笔者建议,政府应尽快出台地方实施细则,才能发挥各部门间的联动作用,使国家政策有效落实;必须跟踪土地开发进度,明确动工时间,对于存在有意拖延的开发企业,必须予以严惩;加大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及时、准确公布土地和房地产交易出让信息;严格执行90平方米以下占70%以上的政策,并接受监督;对房产广告进行严格把关,保证其真实性;公布各区块,尤其是新区的空置率情况等,促进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看好明年,政策到位,乍暖还寒又一春

草木枯黄,房地产大起大落“寒冬”,不是调控的目的,平稳发展才是硬道理。2007年,福州房市总体运行趋势还是看好。虽然说2006年10月公布了《福州市区“十一五”住房建设发展专项规划》,其间5年,福州市区要新建3070万平方米住房。2007年建设保障型住房项目23个,建筑面积253万平方米,约占年商品房建筑总面积的41%。笔者认为,2006年,福州旧城改造拆迁量大,其带来的被动需求惯性仍然很大,加上市中心区位环境、房型、质量及物业管理优良的精品楼盘房价的上涨等因素影响。预计2007年商品房价格与今年同比还会在继续上扬,若各项调控政策到位,房价上涨平均幅度会有所减弱在5-8%之间,而二手房价格随着一手房价格的稳定也将相对稳定。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