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低碳城市 绿色实践——来自海外的报告

发表于2010-02-25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的召开,使得低碳成为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话题,由此引发的“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已在引领当今产业、经济、科技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已作了有益的探索,他们的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和地区分享,值得正在努力践行“低碳世博”承诺的上海加以借鉴。为此,我们编辑了一组相关材料和读者分享。  ——编者
发表于2010-02-25
低碳书架  碳时代
    
    埃里克·罗斯顿  沃克出版公司2009年版
    
    “生活要素为何成为文明的最大威胁?”埃里克·罗斯顿的《碳时代》这个颇有噱头的副标题,告诉读者围绕目前的碳排放危机将展开一场激烈争论。最近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的各种创新观点,都可以在本书附录里找到技术证据。
发表于2010-02-25
 作者是一位科普作家,任职于华盛顿一家智库。罗斯顿强调出于环保和绿色责任,要加强对碳捕获与存储所需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但他也指出了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科学家们提出的标准都是有所保留的,而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则把这些当作可实现的底线。”
    
发表于2010-02-25
 《碳时代》是对科学文献的一次全面概括,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引自上世纪90年代一本科幻小说。德国作家温弗里德·泽尔巴德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这些靠燃烧有机物生活的动物面临的困境:“我们之所以能遍布全球,靠的就是把高等些的植物变成木炭,不断烧掉能烧的东西。从第一个取火工具开始……它一直都在燃烧。和我们的身体及欲望一样,我们发明的机器拥有一颗正在慢慢变成灰烬的心脏。从最早开始,人类文明就只不过是一团越来越亮的奇怪冷光,没人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衰弱,什么时候将消散如烟。眼下,我们的城市仍然彻夜通明,这场地狱之火仍在蔓延。”
    
发表于2010-02-25
绿动中国
    
    朱灵(主编)新出版社2010年版
    
    对不懂中文却想了解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所作努力的人,《绿色中国》是一个窗口。哥本哈根会议前,《中国日报》将其环境记者和专栏作家的46篇文章选编成书,以中英文两种形式出版。
发表于2010-02-25
 
    文章的2/3是关于2009年的中国环境新闻事件,部分来自再上一年的报道。正如其封面上的一句话,“记录从北京到哥本哈根的不平路”,该书记录了过去一年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演变,以及中国企业、公民的行动。
发表于2010-02-25
 中国日报社总编辑朱灵在序中说:“在国际场合中,中国不断地被指责为上最大的排放国,当然,这些指责是出于各种目的的,包括某些国家逃脱责任的目的。因而,只有少数国家能够公正地说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承认中国正在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但他也表示:“这本书并非是为中国粉饰太平。”
发表于2010-02-25
人类之后的地球
    
    简·扎拉斯维奇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设想在遥远的未来,外星人造访地球,他们会不会发现什么线索,证明这里曾有过智慧生物的繁荣?我们的城市、大坝、工厂会不会留下什么遗迹能在1亿年后被探测出来?这项简单而有趣的思考实验某种程度上正是简·扎拉斯维奇这本精巧的地质学图书所探究的问题。
发表于2010-02-25
 作者提到,关键问题是人类创造品的遗迹恐怕将变得难以辨别。“一两个地质年代之后,只会剩下些碎骨或金戒指诉说曾经的存在。”他说。
    
    现在看起来似乎有些奇怪。毕竟我们挖掘出不少1亿年前的恐龙化石。然而那些远古动物的繁荣期长达几千万年。相比之下,现代智人只持续了10万年左右。据此,人类只不过是一群初出茅庐的后辈。为强调这一点,作者举了美国大峡谷的例子。“在几英里深的裂谷里,岩层跨度达15亿年。按这个尺度衡量,我们这个种族仅占3英寸厚的一层,而我们工业文明更是只有0.01英寸厚。”他补充道:“并没有多少施展空间。”
发表于2010-02-25
  扎拉斯维奇说,这个星球不断发生着地质变化,会不可避免地将人类最伟大的建筑碾碎、埋葬。那时,人类大多数创造都将难逃被夷为平地的厄运。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